端正学习态度#
- 学习需要人持续付出,会让人感到痛苦
- 学习不是努力读更多的书,盲目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这会让人产生低层次的勤奋和成长的感觉,这只是在使蛮力。要思辨,要践行,要总结和归纳,否则,你只是在机械地重复某件事,而不会有质的成长的。
'' 快餐文化” 可以让你有短暂的满足感,但是无法让你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把知识转换成自己的技能的有效路径,因为那些都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人们开始在朋友圈、公众号、得到等这样的地方进行学习,导致他们越学越焦虑,越学越浮燥,越学越不会思考。于是,他们成了 “什么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的状态。
深度学习#
高质量的信息源和第一手的知识。
把知识连成地图,将自己的理解反述出来。
不断地反思和思辨,与不同年龄段的人讨论。
举一反三,并践行之,把知识转换成技能。
换言之,学习有三个步骤。知识采集。信息源是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源头、破解表面信息的内在本质、多方数据印证,是这个步骤的关键。知识缝合。所谓缝合就是把信息组织起来,成为结构体的知识。这里,连接记忆,逻辑推理,知识梳理是很重要的三部分。技能转换。通过举一反三、实践和练习,以及传授教导,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让你进入更高的阶层。
我从这篇中学习到:
- 学习是一个逆人性的过程,需要自己去克服其中的痛苦,耐得住寂寞。
- 学习的方式:首先是信息源要可靠,然后自己总结叙述,讨论,最后践行。知识就变成了技能
- 学习是为了了解自己,为了找到原理,为了找到方法,为了改变自己。了解这个世界的方法应该是怎么样的。
- 凡是我只想读一遍了,不想去记下我看了什么,我需要的是马上,理解,重复,再重复,然后应用
- 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现在不适合自己,那么就应该养成如何去思考
- 英语和汉语并学,英语一直很重要。
- is to?
- 我现在认为,自己总结的东西,别人也应该能够轻易看懂,这才是真正的输出。
- You do not know what you do not know,可以翻译为: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也就是说,你永远不会去学习你不知道其存在的东西。就好像你永远 Google 不出来你不知道的事,因为对于你不知道的事,你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关键词,你不知道关键词,你就找不到你想要的知识。
- 坚持用英语关键词去搜索试试
- 注重信息源,不要使用别人加工过的 “武林秘籍”,这样有折损。
- 注重基础与原理,对底层的理解。
- 最最关键的是,这些基础知识和原理性的东西和技术,都是经历过长时间的考验的,所以,这些基础技术也有很多人类历史上的智慧结晶,会给你很多启示和帮助。比如:TCP 协议的状态机,可以让你明白,如果你要设计一个异步通信协议,状态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还有 TCP 拥塞控制中的方式,让你知道,设计一个以响应时间来限流的中件间是什么样的。当学习算法和数据结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会知道,算法不仅对于优化程序很重要,而且,会让你知道,该如何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来让程序变得更为健壮和优雅。有时候,学习就像拉弓蓄力一样,学习基础知识感觉很枯燥很不实用,工作上用不到,然而学习这些知识是为了未来可以学得更快。基础打牢,学什么都快,而学得快就会学得多,学得多,就会思考得多,对比得多,结果是学得更快…… 这种感觉,对于想速成的人来说,很难体会。